日式長子線— 操作原理與優缺點(下篇)

上篇談到日本長前導常見的釣組與推廣的名手們,這篇則會稍微深入點的介紹起源、操作以及優缺點

 

 

長子線系統的起源

那是70年代末,一位20來歲的青年,苦惱著使用當時主流的6~9呎的前導釣組,即使魚來咬了卻也經常無法著鉤

某天他心血來潮,將毛鉤在沒接線的狀態下丟入眼前標點,結果發現魚如此沒戒心甚至會將毛鉤給吞下肚

他於是意識到對於魚來說選擇吐餌與否,其實與咬餌當下線的存在有關;

這位青年於是嘗試各種方式以降低子線的存在感,最終創造出了日後代表日本乾毛鉤的ロングティペット—長子線系統

當時的那位青年,就是日後被稱為ロングティペット之父的岩井溪一郎 

—本段經過改寫,擷取自Flyfisher30周年特刊內文



自然漂流(Drag free drift):長子線的手法差異


傳統上,飛蠅釣手製造滯線的方式,多以重量線的操作上著手

例如under powered與pile cast,就是讓重量線失去動能,達到製造滯線以增加自然漂流的方式


 
pile cast的示範影片,注意線組的落水順序



而日式的長子線操作,則是在維持住既有的線環(loop)拋投力度下,
藉著對拋投角度的調整,將線組與水面的第一接觸點控在前導或是重量線接前導的尾端,
在此狀態下的毛鉤與子線端,會因為失去往前翻的動能,
最終在落下在水面呈現V或U字形,
這整個子線落水的過程,就是許多教學內會提到的"失速"概念

 

 

 
里見榮正的實釣影片,注意片中6:23秒左右的線組的落水樣態



適用釣場


不同於歐美主流的溪釣對象虹、棕鱒,日本原生的山女、岩魚,
在不考慮もどり個體的情況下,平均良型大約就是二十到三十公分這個區間

也因此,那些在歐美可能會被視為育幼院的溪幅,已經足夠孕育出良型的魚體

又溪幅狹窄的中上源流,雖然往往有著較為複雜的水流讓釣手能夠安心涉水而不至於嚇到魚群;
但其水流的複雜程度(例如迴轉流)卻也是如何延長自然漂流時需要克服的一大難關

正也是這樣的釣場環境下,能讓長子線系統充分發揮其優勢

 
嶋崎了的實釣影片,注意拋投軌跡比較偏向是oval cast般,前後stroke並不是在同一個軌道進行



優點


長子線系統由於實際接觸水面的重量線較少,有下列幾個做釣優勢:

  • 自然漂流的時間較長
  • 水面mending較為容易
  • 魚吸入乾毛鉤時較沒阻力
  • 假拋時的隱蔽性較高
 
岩井溪一郎的實釣影片,內有水面mending展示


缺點

 

雖然有著上述的優點,但相對也有些附帶的缺點

  • 對釣手的拋投程度有基本要求:
    因為引曳(hauling)會帶來難以預測的旋轉,所以長子線釣手,都要有在不引曳下,將整個釣組翻圈的拋投能力(※)

  •  較不適合本流:
    以乾毛為主的這個系統,在攻略流深的本流時(例如鬼怒川),通常就需要有大量羽化,魚才會有上浮意願;
    又這個系統為了求準度基本上不太射線,只有少量重量線在外這點,也有著容易被微風影響準度的缺陷;
    有鑑於此,釣手就必須得涉水到離標點一定距離,但這樣的做法在許多流緩的溪段,反會徒增被魚發現的風險


  • 釣組的應變能力較差:
    為了長子線系統設計的前導多數都是尼龍,尾端(butt)磅數也經常不大,並不適合直接改裝成若蟲等其他沉水釣組

     

  •  需要較大的揚竿動作:
    雖然有著在水面mending時,重量線動能會被前導端吸收而不至於移動到毛鉤的優勢,但相反在揚竿時,就往往需要用到手臂的延展甚至非持竿手拉線的方式才能使之著鉤

     

  • 乾毛鉤的使用上有較多限制:
    長子線的專用毛勾,通常會特別重視風阻,像是gnat 這類較容易旋轉進而捻線的毛鉤就不太常用,另外像是降落傘的雞羽也盡量不要太多圈等等,諸如此類的細節不少


  • 其他不便:
    像是移動釣點或是中魚時,往往得將重量線收進線環,為了方便,會把重量線的loop剪掉改以nail knot替代


註※:會要求翻圈是因為毛鉤與子線端的"失速",得是前導在刻意控制下碰水後的結果,這才能達到控制標點的準度



其他一些補充

 

  •  關於舟型線環:
    很多拋投喜好者,甚至TMC涉谷監製的竿款說明內所提到的"舟型"線環,其實是個不太必要去在意的名詞;因為舟型單純是涉谷在其竹竿調性下產生的線環型狀,是不太需要刻意去模仿的

  • 關於釣具:
    比起TMC的涉谷監製的infante、glassmaster等,個人認為varivas給岩井溪一郎監製的iD系列價錢平實許多(而且他本人實釣都是用這系列),如果真的有錢沒地方花,也可以考慮shimano用x spiral的日本Asiquth系列,這個竿布的釣竿,筆者手中有一把愛不釋手的G.loomis asiquth系列,很推薦收藏一把

     

  •  關於這個釣法:
    個人以為,這個釣法的創造有其魚種、釣場、釣人的特殊文化存在,所以不需要視為圭臬;像是歐美的虹、棕鱒,除非刻意去找釣場,否則建議還是以當地釣法攻略才不會吃鱉;又如台灣的幾個主流溪釣魚種(馬口溪哥捲仔),比起自然漂流,恐怕帶點不自然抽動反而會咬,這點涉谷本人在flyfisher上介紹台灣捲仔的文章也曾提過

 

以上,有想到什麼再日後補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