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LDL的一些誤解

想寫這篇,是因為這幾天看了篇最近由台灣第一位FFI的三冠教練(MCI THCI CI)所發的長前導介紹文

首先必須聲明,這篇不是為了diss而寫,筆者甚至私心覺得目前所有檯面上的長前導名手裡,渋谷絕對是技術最優的存在,特別他對於本流山女的乾毛鉤攻略很有建樹(即使影片內容通常沒釣得很好,卻已是將長前導那套帶往本流的難得範例)

而筆者也是靠自己做功課瞭解之後,方覺得長前導釣法值得專研,所以長久來都一直有在注目,也才能在短時間內彙集以下的資料

相信在長前導的操作很神這點之上,我跟那位找過渋谷數次的大師應該都有所共識

甚至筆者剛學飛蠅時,在紐西蘭飛蠅初釣時所用愛竿scott radian就是從他那裡購入,在那之後也報名由他主辦的台灣CI考試(事後退費那場),也曾一次參加他的團練,但最後因為私人理由最後決定不赴考(與主辦人無關)

當初FFI決定退費時,主辦甚至也很好心聯絡我通知退費事宜(雖說當時已經從mail得知並且辦理完成)

在我心中,該文作者的不僅拋投功夫了得,願意出國找釣導這點在普遍不願花錢的華人界中也非常難得

我也認為這個圈子需要更多類似角色,作為知識交流的架橋者,才有機會讓飛蠅、釣旅產業的更加發達(不然那塊幾乎是白人天下)

所以以下內文,都只針對文章內裡可能的謬誤論述所為之

該篇文章有幾個問題,以下分別討論


誤解一:LDL作為一項技術本身?

該篇不斷的把LDL(又稱為Long Drift Leader)拿出來當作一種技術名稱

但我不解的是,何以渋谷自己的許多影片內,卻是用ロングティペット・リーダー  LTL (Long Tippet Leader),這個在日本較為普及的名稱?

但在對外國人時,卻又改用本該是產品名稱的LDL去做介紹,我真心不懂是哪個環節出問題

例如很多人都看過的舟型拋投影片

這時候TMC已經有出專屬的前導,該產品(LDL)也有在說明欄列出


渋谷自己的教學影帶也是用ロングティペット・リーダー  LTL (Long Tippet Leader)這個名稱


LDL其實是TMC的產品名稱,如今卻被拿來當作長前導技術的統稱,總覺得有點占便宜之嫌



誤解二:LDL的技術起源與概念獨創性? 


該篇文章的最大問題之一,是對於LDL的起源與概念獨創的暗示

這裡先從LDL是什麼概念講起

作者在原文寫道:

"大致上的原理,是希望毛鉤落水時,前導線和子線呈現一個「折角」或稱「fold」"

並附上一張取自渋谷本人書中的圖



然後下圖是筆者自己找的另一張圖



有沒有發現兩者很像?

但那下面那張的出處其實是岩井先生的好友,另一位資深前輩里見榮正(來源

這裡並不是說誰抄誰,只是單純指出目前檯面上的長前導釣手,為了讓毛鉤在水表自然漂流,對於控線上方式其實大同小異,差別在前導子線的總長,以及達成手段上的差異

例如里見先生常用的總長度可能只有15呎到18呎左右,渋谷則是21~23,也有著像是小野光興那樣極端用到24呎的存在

手段上面,則是從個人拋投習慣、使用竿具,以及毛鉤不同下產生的些許差異,就不便在此一一說明(*註1)

說到這裡,我們幾乎可以確定LDL概念上,與跟其它日本釣手的ロングティペット・リーダー(LTL)本質上沒有太大不同


但原文作者卻又寫道:

"後來陸陸續續去了秋田、盛岡幾趟,和渋谷、東知憲一起釣魚......但就LDL的發源、邏輯應該還算是了解"

"至於渋谷為何會發展出LDL這個方式呢?這個問題我當面問過他幾次"

"就這樣,經過10多年的演化、精進,就變成了現在有名的LDL釣法。"

如果有錯還請糾正,但我對這些話的理解,是作者誤會LDL的技術概念全由渋谷一個人所發想

而我認為這是非常要不得的,因為這根本就是給渋谷扣大帽

畢竟在日本釣界的普遍認知裡,渋谷雖然是長前導ロングティペット・リーダー (LTL)的重要旗手,但最早將此概念推上公眾視野裡的卻另有其人

下圖取自Flyfisher三十年的重磅企劃,寫ロングティペットリーダー(這裡名稱又回到LTL)的由來與兩位長前導名手間的交流

該篇文章內(來源全文得付費或買實體),就寫到該概念要追溯到1977~1978年時,由時值22~23歲左右的岩井溪一郎所最先提出的

那麼,既然名手們處理乾毛鉤的技術原理差別不大,日本最有威望的飛蠅雜誌也稱岩井先生是LTL的立旗者,又怎麼能把原理上差距不大的LDL所有成功,都歸功成渋谷一人"經過10多年的演化、精進"的功勞呢?


真正將LTL作為技術推廣的首人,其實是左邊這位岩井溪一郎先生


不是筆者瞎掰,flyfisher雜誌裡的介紹就這麼寫的


註*:
如果真的對長前導有興趣者,可以考慮購買日本Flyfisher雜誌 304期 (2022 mid summer)來看,該期的主題ドライフライの落とし方(乾毛鉤的降落方式),就有提到幾位名手的控線方式
這些名手間另一個的共通點,就是教學時會用釣手拋投能力,去抓長前導的適當長度(包括渋谷本人)
他們要的,絕對不是一開始就抓一個固定長度,而是從釣手的拋投能力決定一個能剛好能把前導延展開來的長度,因為這樣才能算上精準控制,也才比較不會在拋投時控線上出問題




誤解三:渋谷帶的地方特別難釣?


該文作者在原文寫到

"因為渋谷帶我們去釣的這幾條溪流(或區域),裡面的山女魚、岩魚對於不是百分之百完全自然漂流的東西(毛鉤),就是完全不會咬餌(聽起來很扯對不對,我一開始也不信,但真的就是這樣…不過當然也是有一些小魚會去咬衝浪的毛鉤,但我們主要的Target也不是這種沒經驗值的小魚)。我也不太理解為什麼那邊的魚會有這種反應(據說就是經驗值的問題),因為我也在網路上看過不少日本朋友上傳的釣魚影片,看到他們去釣的點,岩魚/山女完全不管什麼自然不自然漂流,就算毛鉤在水上衝浪魚還是咬翻"

首先,我以個人經驗保證,世界上大多的鱒魚乾毛鉤釣(模仿昆蟲者)都以自然漂流為主,會咬衝浪(drag)的例子不是沒有,但都算是特例或特殊技巧(如skating);會因為drag被拒絕的,更絕對不是作者暗示那樣只發生在渋谷帶釣的溪流

另外日本的其他溪流,也絕對沒有該文作者假想中那麼好釣,很多溪流沒有實行C&R的釣後釋制度,加上交通便利下釣人眾多,就得靠漁協常態放流才能保持魚源;而沒資源能持續放流的漁協,開季不久後被餌客清空的傳聞也聽過不少(不然那些日本YT影片幹嘛保護釣點)

我沒找過渋谷,所以並不清楚他帶的點到底多難,只能從釣りビジョン內的渋谷節目內找線索

在渋谷釣得的好的集數裡,他有時徒步走30~40分鐘的林道後,才開始實釣(Hunt Down 晩夏の源流),甚至還在DVD影片"Hunt Down"裡,釣到一尾在同個溪流十年間斷斷續續釣上的尺級山女(這集就完全沒提及溪域)

事實上,渋谷本人在多數釣りビジョン的影片中,釣果不好的集數也幾乎都在著名河川(如:Hunt Down 4本流の尺)

以上這些資訊加上個人經驗判斷,我認為渋谷帶釣場域雖然不至於到很簡單,魚量上卻絕對高過多數日本溪流的平均值

更何況渋谷所處的東北,本身就是本州裡魚量相對穩定,氣候也最適合培育出尺級山女、岩魚的一區


同一尾山女,短短十年不到被多次釣起


作為對比,多數溪流釣獲的尺山女,都只能以屍體照的方式活著


至於該作者提到,有些日本影片裡衝浪還是咬翻,筆者認為會發生的原因眾多,舉凡魚種、季節、天氣、釣點,甚至魚的心情都可能有所影響

簡單如魚種差異上,岩魚比山女容易出現這種追餌情況,到秋天時進入交配期的山女,決定咬餌時會比夏天來得主動,或是類似日本北阿爾卑斯山脈那樣開放期短,得徒步走幾個小時才能到達的山中秘境

更單純的原因,則是有時鱒魚選餌就是那麼不講道理;渋谷自己的影片裡,就曾有過衝浪卻還是咬餌的畫面(我印象中魂的一百投裡面就有這樣畫面,還有一集是本流乾毛鉤收回時咬餌)

再舉一個例子,則發生在該位作者頭一次造訪渋谷時,渋谷在他們的釣魚報告下寫了以下文字(本文連結


"アホーンがこれも巻き返しですが、ドラッグがかかったフライを3回も追った上に食ってしまいました!簡単だと勘違いされそうです(笑)。"

大意:阿宏的毛鉤三次拖水紋(衝浪)都追上來咬餌,感覺會被誤會成很簡單呢


"みんな良型で、ライズも多くこれも勘違いされそうです(笑)。"

"大家的良型(山女),(這次的)浮頭次數多到可能被誤會(是常態)呢"


結尾更特別寫道

"こんな簡単に釣れないんですけどね~。次回のハードルが上がりそうで難しいですが、楽しんで頂けて本当に良かったです!"

"但絕對不是這麼簡單就能釣到喔! 下次難度大概會往上升吧,但大家都能享受到(釣魚的樂趣)真是太好了"


上述句子會這樣寫法,不正恰好表示有著讓鱒魚沒那麼難釣的"特殊情況"不是嗎?



誤解四:freestone溪流與迴流帶的關聯


原文寫道

"還有另外一點,渋谷帶我們去的釣點,基本上都是完全的freestone,很像比較源流的地型,這種地型有個特色,就是溪流中常常會有一道很強的主流,然後主流的另一側會出現一個小小的eddies(迴流帶),而這種eddies往往的大岩魚躲藏的主要標點。"

這裡作者所稱的eddies,在國外也稱作back eddies,指得就是如下圖那樣的水流迴流帶,日文是"反転流"或"巻き返し"


旋轉帶上,食物流經的時間比一般的瀨區要來得長,所以是乾毛鉤的標準釣點
另外如果是山女跟岩魚共生地,山女會比較喜歡右下角的溪流位置


確實日本多數溪流,上游段都是freestone為主(水源為雪水以及季節性降雨),但其實只要地形剛好,在limestone或湧泉溪內都會發現eddies,跟是否為freestone溪流沒有絕對的正相關

正確形容的話,應該是說freestone溪流上游,普遍比水流平緩如湧泉溪,來得容易產生迴流帶


只要有相應的障礙能讓水流產生一定程度的停滯,就算非石岸構造也能產生迴流帶
(圖中迴轉帶大概不到50公分)


甚至退一步來說,在國外的溪流難度裡,freestone是如此被陳述的

"Freestones 

On a freestone river or creek, your fly selections don't need to be as specific and as precise as a tailwater or spring creek. Freestone fish are more accustomed to opportunistic feeding and exhibit a less judgmental inspection of your flies.

Bigger, bushier, and high-floating dry flies are common on freestones, allowing you to keep better visual contact with your dry flies as they float through the more turbulent water conditions. Commonly there is little need to get super techy with your fly selections on freestones." (原文點這裡

簡單翻譯就是,freestone的鱒魚覓食上更偏向機會主義者,毛鉤選擇上較不需要精準的擬態

換言之,freestone溪流,相較於水壩下的大型潭區(例如筆者造訪過的加茂川C&R區間)以及一年四季水溫恆定的湧泉溪(斯洛維尼亞的Unica),在毛鉤選擇上已經相對單純了


"另外,岩魚不知道是懶還是怎樣,常常在eddies裡面就餌的範圍,真的就是一個小小的5公分平方的標點(其實有的時候我的感覺標點根本小於5公分…)"

覺得標點小、咬餌挑,或許是拿臺灣的溪魚(馬口、紅貓)當標準下的結果,因為鯉科的主動攻擊距離,其實比等待流下物的鱒魚高上許多
再加上日本的岩魚山女跟外國的鱒魚比起來偏小(30公分對棕、虹鱒來說就是青年體型而已),視線跟咬餌範圍,自然也較動輒40~50公分以上的虹、棕鱒來得更窄


"這個標點前後我拋了10來次,但毛鉤沒拋到那個不到5公分的位置,魚不咬就是不咬,但突然有一次飄進了那個5公分,魚就直接爆水花"

筆者在國外時嘗試釣過不少看得到的鱒魚,其中不少個體只消一次的拋投失準,甚至過多的假拋就會勾起疑心就會直接消失;所以對能同個釣點拋上十來次,對鱒魚釣來說已經相當奢侈(*註2)


"而LDL就是真的能讓乾毛鉤在這種一般人可能根本直接選擇放棄的標點中,釣起那感覺根本不可能搞起來的魚的方式。聽起來好像很神奇"

聽起來好像很神奇,但鱒魚比起捲仔更趨近於定點單獨覓食,要提升釣獲率,自然是需要把潛力點都仔細搜過一輪 還有我無法理解他這裡的"一般人"定義,因為我看YT影片或是網路上的VOD節目裡,迴流帶的標點幾乎都是兵家必爭之地,這點甚至在台灣釣捲仔也是一樣


註二:筆者在國外也經常是靠加長前導(超過18呎)的方式,靠著重量線較遠處落水等方式來讓魚降低戒心,但所用的五號竿由於調性上偏快,所以並不會特別用長前導的模式做V字刺水


不僅日本,國外也有許多攻略迴流帶的教學影片攻略


結論:

我從他這文章體會到的,其實還是釣導教學跟帶點的重要性

渋谷的一流教學就不用多提,釣點的指引也必須有當地人的經驗加持,才能從溪段的選定,小至特定流區的實績判斷到底值不值得這樣去凹;不然隨便找個溪段一百公尺不到的距離內,大小洄流帶加上其他有潛力的釣點恐有半百,要是每個都用LDL拋個十幾竿就保證有釣果,那還需要釣導嗎?

筆者以為,臺灣鱒釣環境趨近於零,鱒魚又恰好是多數飛蠅釣客的夢幻魚種,所以有人願意出國請人帶釣、學技術,對於整體環境來講絕對是加分,卻也如此,無論如何都希望相關知識的傳遞,能在嚴謹的查證下為之

特別是檯面上有話語權的那幾位,所寫的每一句話都有機會被奉為圭臬,難道不該更加的謹言慎行嗎?

最後,關於國外對渋谷技術的中肯評論,澳洲知名的拋投大師Peter Hayes,在flystream線上雜誌裡有一篇"BEING BETTER" ,有興趣的,可以去找來看看(需要登入,這篇裡把LTL稱為LD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