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年前秋天的薩瓦博希尼卡,最終被一場大雨給打亂計畫 |
今年(2025)五月,因為有張免費回法國的機票,遂決定趁此機會再訪斯洛維尼亞。
而第一周,就決定在上次因雨釣不滿一天的薩瓦博希尼卡河(Sava Bohinjka)
沒想到,旅途的開始,就是一連串的壞消息。
先是從巴黎PSG飛往法蘭克福的班機,因為等燃料延遲了一個小時。雖然有趕上前往斯國的班機,我的行李卻因此沒跟上,被告知會跟當天晚上十點的班次一起抵達。
當時才下午三點,我也早已跟airbnb的房東約好時間拿鑰匙,只好開了一百多公里先去辦理入住,小憩後再回機場。待我拿完行李回到房間時,已經是接近凌晨兩點了。
如果只是行李沒跟上也就罷了,但抵達當日一陣豪大雨,讓薩瓦的水位漲幅與三年前秋天幾乎一致。
 |
兩年不見的斯洛維尼亞,前來接機的,是一場預料外的豪雨 |
 |
等行李當時已經超過了官方的行李招領時間,但我等在門口結果好運堵到人 |
 |
5月4號抵達的我,剛好成了這波豪雨的最大受害者 |
 |
有趣的巧合:這次跟三年前一樣在歐洲租到toyota的車,這次是大台點的油電跨界小鴨 |
 |
幾乎與上回如出一轍的水量與強度...... |
增水時,一尾大鱒躲在流速較緩的底層
第二天一早,我開車踏遍了薩瓦博希尼卡的中上游,但沒有一處適合下竿,就先去當地的釣具店尋求建議,順便把次週的釣魚証都給一次買齊。
老闆也順便推薦了幾個不同的釣點,但我沒有立即買證,而是打算開車到現場視狀況決定,反正多數的證都可以網購
有了上次秋天的經驗,離開釣具店後的我,決定先去探的,是位於一百多公里外的著名湧泉溪:Unica
微雨中的Unica:Green drake的大羽化
第一次做釣Unica,是在豪雨後幾天,水位極高的秋天,那次的經驗,加上事後的水位圖對照,我才得知這條溪流因為是湧泉,所以水位對降雨的反映會較其他山岳溪流來得慢上一兩天。
而我剛抵達河邊,看到稍漲的溪水,以及溪畔旁那大量的水生昆蟲,心裡有底這大老遠來一趟是賭對了,變不假思索地上網買證
 |
微雨中的溪畔,盡是大型蜉蝣在將翅膀晾乾 |
河邊滿滿的羽化成蟲
 |
黑色的caddis |
 |
交尾中的caddis |
在這趟之前,筆者只有兩次在五月釣過鱒魚,第一次是在日本北海道當時用路亞,但路亞普遍不太需要觀察自然;第二次則是在法國布列塔尼給釣導帶,當時也只有零星羽化。
所以第一次看到這個量,特別是*Green drake的數量之多,真的讓我驚喜萬分。
*Green drake是一個集合名詞,一般泛指大型蜉蝣
 |
小漲水的Unica,依舊美麗 |
 |
歐洲茴香是這裡的大宗魚種 |
 |
降落傘毛鉤沒用的時候,就改採軟蓑毛釣濕毛鉤的擺盪,成效也不俗 |
 |
拍照時經常有蜉蝣跑到竿子上,橘色眼睛跟radian的橘圈還挺搭 |
也是在Unica,讓我發現自己較兩年前比起來,在釣魚時更為穩重
兩年前雖然與釣導Uros學了不少跟蹤及找魚的技術;但當我自己到了Unica時,卻還是不改之前的習慣急著下水,論魚獲自然是有的,體型上卻沒有太多的亮點
這兩年來我歷經幾次日本的洗禮,包括去年的上野村以及北海道鱒釣,都在慢慢習壓下自己的急性子
特別是這趟回到有著大型鱒魚、水質清澈的歐洲,我清楚自己更須將盲釣的次數降低
這樣的策略,讓我成功地找到不少定著於岸邊的良型茴香與棕鱒
 |
兩隻超過40公分的良型茴香 |
 |
上圖中的其中一尾,46公分的良型茴香 |
 |
一張圖裡面有三尾超過40公分的良型,你看得出來在哪裡嗎? (答案:中間紅尾的是茴香,棕鱒一尾在左邊草堆旁只露出尾巴,另一尾在右上水草後) |
 |
換個角度看,那尾棕鱒就更明顯了 |
 |
殘念的是,我因為線結沒綁緊,放槍了草堆旁那尾估計45公分以上的雄棕鱒 只起了在水草堆後另一尾40公分的雌棕鱒 |
 |
另一尾38公分的棕鱒,看到魚之後,乾毛鉤丟草邊就撿走了 |
 |
一樣是目視狀態下搞上的一尾,48公分的良型,也是目前個人的茴香紀錄 |
受惠於羽化,魚的活性比過去都好,加上比起過往改善許多的耐心,釣果自然就比前一次造訪時好上許多。兩天一共釣上了超過四尾的良型40up茴香(三尾目視,一尾盲釣),一尾40的棕鱒,至於其他的小茴香跟棕鱒則超過三十幾尾(小魚多半是盲釣上來的)。
在Unica的這兩天,事實上並非連續,中間有隔著幾天在薩瓦河與鄰近釣點的探釣與掙扎
原因無他,除了單程幾乎110公里的車程,加上早上五點到晚上八點多的長日照釣起來很硬;另一個原因則是Unica一張釣魚証將近一百歐元,連續釣太多天,在預算上實在吃不消。
釣果報告:在薩瓦及其周遭
在薩瓦博希尼卡河,總共有三個俱樂部,所以證照也因此分為三張
這次有釣過的,是中間段以及下游靠觀光景點的Bled段
 |
濁水雖然難以目視,但這是兩面的,水濁魚的戒心也往往較低,可以因此靠得更近觀察 右下那尾虹鱒的輪廓非常明顯 |
 |
上圖中的苦主,一尾放流許久的50級虹鱒 |
中游段還偶遇歐洲水獺,但速度之快一下子就不見了
 |
三年前造訪過的Bled區間也有去看過,但下游這個水量,一直要到我離開前才稍微回歸正常 |
 |
中間聽從釣具店的建議去探其他溪流 |
 |
水量雖然尚可,但只釣上幾尾是放流的虹鱒 |
 |
也去了幾個高山湖 |
 |
但這裡的高山湖跟奧地利去過的不能比,基本上都是放流魚..... |
 |
薩瓦Bled區遇到交配中的一對哲羅鮭,但斯國的哲羅釣期要十月才開始,所以只能遠觀 |
在溪流裡遇到這種超過一米的魚,真的滿震驚的
 |
雄魚中間還一度游過來要我別靠太近......幸好沒給我撞下去 |
 |
在薩瓦區住宿的最後一天,因為已經買了Bled區的證,所以水色雖不理想,硬著頭皮還是得釣 |
 |
Bled區間有不少這種法文叫做chevaine的鯉科 |
 |
比起鯉魚之類的沒什麼拉力,乾毛鉤也只要拖水紋就會咬咬看,釣沒幾尾就覺得無趣了 |
狀況雖差,但有耐心下還是被我找到一群在較淺處積極覓食的虹鱒
 |
影片中的個體,54公分的虹鱒,瘦到不行 |
 |
可能出大水的關係,當天釣的虹鱒幾乎全都有水蛭....我盡力替魚都給除掉了 |
 |
魚可以釣不好,但吃的可不能馬虎,斯國的餃子跟牛排,才歐元28塊 如果有車能趴趴走,不要待在觀光名勝的話,斯國的餐廳物價其實還不算貴 |
 |
釣Bled下游段當天回程經過,中游段的水色跟水量都很剛好了(水獺影片中的地點) |
 |
甚至從橋上還遠遠的就可以看到虹鱒(綠背長條狀),這才是我想要的狀態阿.... |
第一周心得
被降雨嚴重影響的第一周,在薩瓦河垂釣的三天內,雖然都有釣上虹鱒,但主要目標的茴香跟跟棕鱒卻一尾都沒遇上。
多虧有湧泉溪Unica給搶救回釣況,要不然幾乎可說整周都沒亮點魚了。
平心而論,我想未來如有安排,我自己應該會直接避開薩瓦河流域吧
感覺這條河容易受到降雨影響,距離其他釣點也有點距離,也跟我八字不合兩次都遇到豪雨(苦笑)
另一個原因,則是這條河的虹鱒,跟Soca一樣沒有自然繁衍的樣子,所以多半是靠俱樂部不斷的放流,而大老遠出國釣放流虹鱒,對如今的我來講,實在有種說不出的違和感
~未完待續~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