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 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 — 人生初次的釣旅團

搭上往克羅埃西亞的班機

下一站,是位於東南歐的克羅埃西亞 





筆者這次報名的,是法國飛釣旅行社Escape flyfishing所安排的波士尼亞九天行 

這篇除了網站上公布的之外,多數河川為保密都不列出名字

事實上,這趟大部分的行程,包含釣區規則,水域類型之類的,即使有事先致信去詢問也沒問出個所以然,包括該準備的毛鉤,也只收到相當含糊推薦的PDF檔,甚至連交通上的安排也都沒多說明

行前我一直不懂為何明明是波士尼亞釣遊,卻要在克羅埃西亞的機場會合

會合後才被告知,波士尼亞國際機場距離釣場有相當距離,所以才由陸路進入波士尼亞

聽說會這樣做,是怕同行搞事,也擔心釣客知道河川名稱後會取消自行前往......


終於不是自己開車,雖然座位不適合拍照,但休息的時間變多也不壞


筆者心聲:

如果只是單趟回進出也就算了,最後卻總共來了個二進二出,而不屬於歐盟的波士尼亞跟克羅埃西亞本來邊境檢查就嚴格許多,雖然台灣護照進出兩國都不需要簽證,但也因為一直被認為是中國護照而在檢查站時延宕許久......

久到連同團釣友都半開玩笑的表示

「下次搞本法國護照吧」


這趟除了我用傳統軟殼行李箱以外,其他人都是用JMC這咖軟式釣魚包
包長有為了毛鉤設計,甚至可以放下4pc的短雙手竿與歐若
搞得我也很想買一顆(流口水)


第一站的飯店,就座落在垂釣溪流的河畔



"見えなくて見過ごして、絶望だけ得意になって
それをもう手遅れと決めるにはちょっと早いね"
沒能看見並將其忽視 徒然變得擅長絕望
斷定其為時已晚 還稍嫌太早了呢



第一站:波士尼亞南部的湧泉溪


旅途的第一站,是一條位於波士尼亞南部的湧泉溪

這條溪除了有棕鱒跟虹鱒之外,還有著我參加釣旅的主要目標:


鈍吻鱒 softmouth trout(wiki上的譯名)


會注意到這個魚種,是幾年前在James Prosek的著作"Trout of the World"裡看到,當時就覺得有著棕鱒的體色與茴香的體態,在一票鱒魚裡顯得十分獨特

而目標魚所在的波士尼亞,我也久聞魚證不貴,所以一直想去看看能不能作為斯洛維尼亞之外的另一個目的地

剛好趁這次回歐洲前,詢問了剛成立沒幾年的Escape flyfishing,恰好有一團時間上對得到;在獲得太太首肯後,便決定參加看看


第二天起個大早,到溪邊走走觀察,不消多久,便順利發現目標


平常這個時間是最適合若蟲釣......
但旅行社配合的當地釣導沒有事先將魚証傳好,只能等到八點多早餐過後才正式開始


近看有點像棕鱒,但習性上更像是茴香,會在底層翻動細沙找若蟲或是scud一類
據釣導表示,此魚的習性使然,基本上不咬水表,只咬若蟲


此魚的另一個特徵,在於覓食時的移動範圍相當大
實釣時,同一尾個體全方向移動個十幾公尺也並不少見
所以若蟲要隨時準備好,看到機會才能立刻出手


除了原生的棕鱒與鈍吻鱒,這邊也有零星的放流虹鱒


在看過外型正點的伊德利亞河虹鱒之後,放流樣的虹鱒都不想拍了
所以這兩天的虹鱒裡,唯一入鏡就只有這尾全身都斑點的小虹鱒


第一天的大尾獎,一尾咬goddard caddis的45公分棕鱒


當地釣導表示,這趟所安排的河流都有著原生的亞得里亞品系棕鱒
(Adriatic strain,亞得里亞為地中海的一部)
也確實這次所釣獲的棕鱒,外觀上與常見的棕鱒經常有著顯著不同



第一天同團的(含我)四位釣客,最終只有一位最有經驗的瑞士人釣獲一尾鈍吻鱒


第二天一早,在這個潭區看到不少底部覓食的鈍吻


不過隨著日照漸強,多數個體都躲在完全無法攻掠的障礙區下(上層虹鱒、下層鈍吻)


凌晨觀察時靠近餐廳的鈍吻,大概無一例外都躲在這了


第二天我釣得非常悶,看到好幾次鈍吻,卻怎麼拋都不咬,十分讓人洩氣,就只起了非目標的虹鱒

到了午餐時刻,大家同桌討論釣況,其中法國人JJ,在當地釣導的陪同下,一早就起了尾五十公分的大鈍吻,前一天有斬獲的瑞士釣客也起了尾超過四十公分的良型

隨隊的法國導遊Wil知道我這趟的最主要目標是鈍吻,便催促當地釣導Bori下午帶我


結果釣導示範的時候就自己上魚了 XD


名為Borislav的在地釣導,示範時展現出來那種對線、對毛鈎泳層等等的掌握度之高,即使放在筆者所遇過的釣導裡,也絕對是數一數二 

跟他聊了一會才知道,他過去曾是該國飛蠅隊的選手之一(題外話今年法國隊團體跟個人獎都破紀錄的三連霸)

用我的釣竿釣上那尾鈍吻後,我照他的釣法搞上一尾小棕鱒

之後他要我繼續以同樣方式仔細搜尋梅花藻間的沙底帶,便回去陪他上午導釣的那位法國人了(之後才知道他們是朋友關係)


這天下雨,加上這個溪段距離源頭不遠,全年水溫都固定在8度


我一路往上釣去,沒有咬訊還是其次,也因為沒被提醒當地水溫,以至於沒有做好保暖,又加上雨衣塗層失效全身濕透,身心俱疲

此時起了好幾尾良型的瑞士釣客與法國導遊正坐在對岸等雨停,他們一邊替我打氣,一邊指出他們從高處看得我面前的沙底區有幾尾鈍吻覓食(隔著梅花藻我看不清底部)

我照著Bori教我的照做,讓若蟲流經那區,總算迎來一個訊號

揚竿後,線一端的魚用不可思議的拉力衝刺、跳水了好幾次

法國導遊Wil根據經驗,立馬判斷是尾鈍吻鱒,便跳下水來幫我撈魚

入網瞬間,釣導看了看網內,振奮地握拳大喊

從他反應,我知道是我最想要的鈍吻鱒,這才放下心中一塊大石


我的第一尾鈍吻鱒,三十五公分左右
以拉力來說,大概是目前pound to pound遇過釣強的鱒魚


身上的顏色雖然跟棕鱒類似,但鱗片的樣態似乎不太一樣,期待有朝在好一點的光照下相遇


不久後,我以同樣方式盲釣又上一尾,博魚時如釣導所言
幾次往釣客我的方向衝來,使我一度以為是掛底準備收線重拋


回到岸上時,有地陪指導的JJ,又以目視歐若起了兩尾40+良型





第二站:克羅埃西亞的Tail water


第三天一早,我們一行人回到了克羅埃西亞,兩天半左右,釣一個壩下的tailwater水域

這條河川,跟東歐多數的鱒魚河川一樣,都來自地下湧泉

湧泉有著水溫恆定的特色,加上偏鹼性的水質適合scud一類的甲殼類生長,又再加上集水區的加成,使得這個壩下區段滋養著許多大型棕鱒,甚至出水過90公分級的巨物


在日本上野村本谷區間那篇裡,我有提到過壩下是相當特殊的存在,這裡也是如此


壩區的上游段,流經市鎮的區段,從橋上就可以看到大鱒
即使在超過35度的夏天,水均也不超過10度


這條河有著許多的藍色蜻蜓,十分漂亮


水蠆會爬到高處羽化,由於兩天半一直都有持續降雨,羽化後的成蟲就會像這樣等著翅膀乾燥


這趟造訪時,已經過了Green Drake的旺季了
但流經水表時,也偶能觸發棕鱒浮頭,而且產生的水花之大,遠遠就聽得到


Green Drake剛羽化時經常會有不自量力的蜻蜓去補食
但往往不久後就因體型過大而放棄
(導遊給我選的毛鉤是6到8號左右的尺寸,那就知道這個浮游體型多大)


第一天到時咬況最佳
釣齡超過五十年的瑞士釣客François,在地陪釣導Bori的目視幫助下起了3尾(最大六十公分)


我在這裡的幾天,法國導遊Wil都很耐心的嘗試讓我上魚
無奈除了第一天遇到幾尾積極覓食大蜉蝣的個體讓我有點機會之外,多半時候連浮頭都沒遇到


在前一條河川只起了一尾迷你鈍吻的法國人Matthieu
第三天時,有在地釣導陪同的他也起了尾58公分的大棕鱒


Matthieu第二天傍晚釣獲的棕鱒,全身只有黑斑與斑馬紋,相當美麗


河畔滿滿都是藍色蜻蜓


這條河川不適合盲釣,所以魚沒浮頭時基本上就是等魚
法國導遊無聊下就開始攀岩 XD


到了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的上午,此時其他三位都已經在地陪釣導陪同下釣獲了55up的棕鱒

但他每個釣客都帶過一輪,就是沒管我

而筆者在這兩天雖然有獨自起魚,但......


都這種搞笑的尺寸



——————對旅行團的認知落差——————

實不相瞞,在第二站的第一天晚上,我當著大家的面跟兩位釣導公開抱怨

所以這兩天來為了紓解緊張的氣氛,法國的導遊Wil非常積極地照顧我

但他也表示


這種旅行團的行程,他跟地陪的只是帶我們去有魚的點,並提供一點技術上與其他的行程支援,定位上並不是釣導職


我也是在此時得知地陪的導遊跟法國的其中一位釣客是舊友關係了,所以兩人經常黏在一起

得知了這點的我多少有點欣慰,既然是自己會錯意,也就沒太多好講


當初以為是有釣導形式,只是四人配兩位不會全時顧到


但我也回說未來如有機會再訪,恐怕比起旅行社這樣的模式,我會更適合一對一的釣導

這並不是說他們的行程安排差勁,我明白告知並感謝Wil那幾天一直在積極幫忙


只是在這裡頭,我是唯一一位不是出生在鱒釣國家的團員


打個比方,這就像是滑雪,如果你生在瑞士,那天然的資源讓你想不接觸都難

何況有興趣專研的人,滑的越多,技巧熟練度自然不用多講;各式路線下的經驗累積,也不是一年划個兩三趟的旅人所能比擬

這種經驗上的加分,不只能快速適應不同雪場,在參加cat skiing,backcountry等等的野道滑雪時,也會較經驗不足者更能享受


飛釣也是如此


這趟我所感受到的,會參加這類釣團的旅人,泰半都是相當的經歷資深者

他們對於新水域的適應能力都遠勝過筆者;而且較少搞砸的他們,似乎也讓在地的釣導更加傾向幫助他們

我自認自己相當幸運,受惠於自學與多位釣導的教導,至少在鱒魚飛蠅這塊上,有自信比多數台灣人更有經驗

即使如此,我的鱒魚垂釣天數加總,恐怕也不到國外狂熱釣客的一年歲月

因此,旅團的組成如果只是八成帶釣場,兩成協助,即便算下來便宜不少,我也傾向於減少天數,改以雇用專職釣導的模式


這也正是我在斯洛維尼亞走的模式,在前兩次請過釣導,心裡對釣場有個大概之後,再以自探方式進行


——————————————————————————————


第二天獨自行動時,筆者曾有過一次很好的機會
但準備拋投時線杯一個莫名脫落入水,花了好大功夫才撿回來,魚也被嚇跑了


溪畔的停車告示牌滿滿彈孔
克羅埃西亞的治安並不是太好,如果沒有在地人陪伴,自助釣遊還是別吧


由於已經是第三天,多數好釣的個體已經都差不多被(嘗試)釣過一輪,加上這個河段適合垂釣的區域相當有限

希望我也能上一尾良型的導遊Wil便提議分頭行動,我在上游,他去下游等,有看到沒人釣的浮頭魚再通知我

下午,人在下游的Wil致電來說,除了幾尾大家在嘗試的魚之外,都是靜悄悄一片

這也沒辦法,這條河釣區有限,同團另外三位釣佔住了有浮頭的區域也很合理


當下我的心態,大概就是準備放棄

反正前天才當著大家的面翻臉,要說不影響情緒絕對是騙人的

拿出前天買的菸(其實不抽菸的但心情不好就會加減),在河邊就開始抽了起來

也許是天意,眼前對岸的樹下,突然一張大嘴上來吸食了什麼

煙還沒抽完,上游又來了一隻奶油色的大蜉蝣,我看著他順著流水,漸漸往飄到該處

還沒到剛才浮頭的位置,那鱒魚的大嘴就突破了水面,但那大蜉蝣一個划水閃過,大鱒不放棄又追咬幾次,卻都未果

我突然想到,這尾浮頭的魚應該是昨天傍晚瑞士人嘗試釣過的那尾

他表示那尾魚有上來咬一次,但沒著鉤就不見了


繼續觀察一陣子,同個地點,大鱒又一次咬空蜉蝣

我綁上釣導給我的8號CDC green drake,卻完全沒反應


"這尾魚恐怕暫時對大蜉蝣失去信心了"


我如此猜想著,一邊又觀察了一陣子,果然即使是真物流過,那尾魚也不再浮頭

放棄用乾毛鉤,我改用自己有信心的若蟲

往上一次見魚浮頭的位置上游拋去


第一竿,沒反應


第二竿,一個明確信號


揚竿,我看到該處游出一尾巨大的鱒魚,往我這個方向而來

將線繃緊,這才感受到魚的重量


是尾大魚,沒有前幾天那尾六十台的虹鱒重,但也能明確感受到那個重量感

跟虹鱒不同,這尾棕鱒感受到壓力後,斷然決定往下游去

而自作主張,將子線換成5X的我*,此時也自食惡果不敢硬拚,只能一路在水過腰的狀態下追了下去

到了下游,釣線幾度卡在梅花藻裡,一番功夫後,總算成功將魚撈起


註:這區導遊推薦是6公尺以上的前導,配至少3到4X的子線


56公分,個人新紀錄的棕鱒


能釣上這一尾,除了冥冥中自有天意,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克羅埃西亞跟波士尼亞的食物都相當油,煎魚配薯條真的很新奇


旅行途中,大家都很會找地方曬涉水褲
一票人不是Simms就是Patagonia,最差也有vision,只有我是穿一件150歐不到的Daiwa


最終站:波士尼亞的著名溪流,Ribnik & Pliva


最後三天半,我們前往波士尼亞西邊

這區一共有四條湧泉溪流可供垂釣:他們分別是Ribnik, Pliva, Sana 以及 Sanica

Sana有點距離,Sanica據當地釣導表示管理不彰,近年盜捕者眾

最終就決定待在Ribni跟Pliva


由三個不同的湧泉所匯集而成Pliva,以湧泉溪的標準來說,這川幅相當壯觀


同行法國釣客Gerald(大家都叫他GG,法文發音下比較像JJ)
第一天在Pliva目視釣上兩尾五十公分茴香的其中一尾


第一天傍晚起的不到40的小棕鱒


第一天,筆者自綁的16號左右的浮游降落傘,有成功誘起不少茴香,但都是25到35區間的小魚,不是這邊能常常見到的半米大茴香......

這條河川,在筆者造訪的前幾天,才有釣友釣上60公分的茴香


筆者在Pliva的釣果總地來說並不是太好
之後另外一天回來也就這尾棕鱒最大


像這樣釣竿排排站在當地是尋常風景


Pliva多數河段都能涉水,釣友間的年齡層跟技術差異也很大


另一條溪流:Ribnik


Ribnik的川幅跟Pliva沒法比,但五十公分級的茴香並不少見,除此之外還有棕鱒跟歐洲哲羅

這兩條河都因為相對親民的魚証價,以及在別的地區少見的茴香體型與數量,加上那動輒50甚至70公分,可以肉眼目視到的棕鱒體型,是歐洲裡數一數二的有名釣區

尤其Ribnik因為太過有名,從2025年起,開始導入單日限額的政策(五十位的樣子)

但我沒記錯的話,這條河的管理C&R區只有5公里...... 所以即便有限制人數,也是平均一百公尺就一位釣客


Motel Aqua下游段,這條溪用人滿為患來形容也不為過
這裡幾乎每位釣導都是開小廂型車載客,一次帶個4~5位
圖中這位一次就帶了四個年輕釣客(看上去都不滿20那種)


Motel Aqua的餐廳大門,滿滿釣魚相關貼紙


這趟唯二遇到的女釣手之一,而且是目前遇過唯一一位學齡女釣手
可能因為是女性身分,所以看到同樣是少數族群的我時,相當和善的打招呼
她老爸是當地著名資深釣導兼生態學家
她說波士尼亞有飛蠅學校,不少釣導都從那裏出身,基本上像個大家庭


旅館上游橋下,隨處可見大型棕鱒(圖中有兩尾,一上一下)


筆者清晨遇到的大棕鱒(也可能是小哲羅),浮頭一次但戒心高沒釣成


Motel Aqua的餐廳前的棕鱒,可以理解為閱餌無數


湧泉溪除了全年都會羽化的蜉蝣,各種顏色的scud也是常見的伙食
這張攝於斯洛維尼亞Unica的scud就有粉色跟灰色


Ribnik的scud與成品的scud毛鈎


筆者在Ribnik第一天釣得不錯,五尾魚裏有三尾45up的茴香(最大48)
這趟說也奇怪,幾乎每次良型咬餌都是導遊們不在身邊時
也因此導遊說我是不是有釣導在旁邊不會釣魚了


Wil看到我在拉魚,還是遠遠地就趕過來幫忙起魚拍照


最大一尾只有48公分,50公分的只能再等等了


棕鱒也有上魚,但稱不上是良型
這幾天釣下來,我隱約可以感受何謂亞得里亞品系的棕鱒特色


附上一張瑞士釣手Fraçois所釣獲的良型棕鱒
里亞品系的黑色斑點相當有特色,紅點也較小


距離Ribnik釣區不遠的Misty Fly Shop,這裡許多毛鉤都是一歐元的超低價
(一歐元看似很貴,但考量到就在釣區旁,又都是實戰款就很超值了)


最後這幾天,算是筆者在這趟旅途中最為放鬆的一段時光


最大的功臣,莫屬用餐處Household Radoja的溫暖款待


這裡的伙食非常道地


早餐就吃肉餅實在非常不建康,但我喜歡(掩臉)


波士尼亞的料理肉類佔比十分之大


其中一天晚上還吃全羊,當地釣導Bori甚至還跟台灣人一樣愛吃羊骨隨


來到Pliva的這家餐廳,就一定會受到Sir Pedjas自家酒的熱心款待


Pedjas的規矩是不論早晚,見面都得來個幾杯

他的名言則是
"Maximum yumyum, Maximum relax, minimum problem"
(最多的美食、放鬆、最低限度的煩惱)


筆者最後一天沒上魚,因為早餐時跟Pedjas與另一位當地醫生喝了太多
上午換裝後,我就這樣在河畔昏睡過去

直到下午醒來去餐廳吃飯,一堆釣客還問我睡得好不好


在Pedjas的餐廳買了當地自製的羊毛襪,真的很保暖
我最後一天雙腳泡在水溫只有六度的河裏整個上午,卻一點也不冷


在這邊的幾天,不知道是之前(強硬)溝通奏效,或是我酒量給他印象深刻
地陪Bori花了不少時間教我,也有短暫帶釣
(影片中Bori示範怎麼在背後沒空間的區段單手spey)


這篇前兩段行程,其實回想起來非常鬱悶,但幸好這第三段讓我邊寫邊笑,也想起旅途中受過的眾多照顧


好久不見石垣島的荒屋釣導與居酒屋的波照間老闆


我想我會找時間回去的,即使不為了鈍吻鱒,也想找機會再去見見Pedjas與醫生~

"Brothers from different mom"




當然下次,會認真地請一對一釣導啦~


用Ribnik的茴香影片,結束這年度的歐洲釣遊

我們下次見





留言